首页 >> 正文
我校8名博士后入选2019年度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
2019-04-18


418日,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19年度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资助人选名单,全国共资助400人,我校共8人入选。全国平均获助率16.7%,我校获助率28.6%,获助人数达历史新高。

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前期进行广泛宣传并走访重点实验室,动员合作导师推荐优秀应届博士生和符合条件的新进站博士后申报,本次申报达28人,申报人数创历史新高。本次入选的8位博士后分别来自8个不同的流动站,他们是:肖理业(电子科学与技术流动站,合作导师:柳清伙)、张(海洋科学流动站,合作导师:戴民汉)、白杰(化学流动站,合作导师:洪文晶)、董金超(化学工程与技术流动站,合作导师:李剑锋)、肖武鹏(生态学流动站,合作导师:黄邦钦)、梁青(生物学流动站,合作导师:韩家淮)、李晓丽(数学流动站,合作导师:沈捷)、凌伟淞(仪器科学与技术流动站,合作导师:周伟)。

 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为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587号),于2016年新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,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,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。该计划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30万元,两年共计60万元,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,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。截至目前,我校共21人入选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。

2019年入选博士后简介】

1.肖理业1992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,2016年和2017年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。

2.张衎1990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,2016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,2018年获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。

3.白杰1991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,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。

4.董金超1987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,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。

5.肖武鹏1987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,201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。

6.梁青1988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。

7.李晓丽1991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7篇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,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。

8.凌伟淞1989年出生,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,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,2017年和2018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。

 


Top